是否有以下這些症狀:吃飯明明沒特別多,飯後卻常覺得飽脹、並伴著泛酸、噯氣、並常無規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?如果有這些症狀,您可能要提防有可能是慢性胃炎,慢性胃炎是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,是一種常見多發病,其發病率居各種胃病之首。現今社會,尤其在大都市,此類的病患,特別多見,亦可算是現今文明病之一,所以不可不慎。

一般我們所說的胃炎是胃粘膜發炎,按病程可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兩類,急性胃炎常可找出明確的病因,而慢性胃炎病因較為複雜,至今原因尚未完全明確,急性胃炎常見的為急性單純性胃炎和急性糜爛性胃炎。前者表現為上腹不適、疼痛、厭食和噁心、嘔吐;後者以上消化道出血為主要表現,有嘔血和黑糞。所以急性胃炎症狀明顯,不適感令患者難以忍受,在中醫辨證中多屬實證,慢性胃炎則病程遷延,大多無明顯症状和體征,一般僅見飯後飽脹、泛酸、噯氣、無規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。確診主要依賴胃鏡檢查和胃粘膜活組織檢查。

慢性胃炎在中醫歸屬"胃痛"、"胃脘否"範疇,臨床上多屬虛證,常因胃虛有熱、或肝胃氣滯所造成。現代醫學則認為,慢性胃炎常見於成人,許多病因可刺激胃,如飲食不當,病毒和細菌感染、藥物刺激等均可能引發本病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確,除少數患者從急性胃炎演變而成之外,慢性胃炎常見的致病因素有以下幾項:

  1. 長期飲用烈酒、咖啡等刺激性飲料,食用過燙、冰冷、粗硬、辛辣食物,此皆會刺激胃黏膜,而造成胃黏膜損傷,除此之外,大量吸煙亦會損傷胃黏膜而造成發炎,以及服用損害胃黏膜的藥物,如阿斯匹林、抗生素等。
  2. 口咽部的細菌,尤其是幽門螺杆菌的侵入感染,均可破壞胃黏膜而致病。
  3. 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可引起膽汁反流入胃,破壞胃黏膜屏障。膽汁反流是胃竇部炎症的重要原因。
  4. 中樞神經功能失調,特別是大腦皮質功能紊亂則引起植物性神經功能失調,胃壁營養障礙,容易造成胃黏膜損壞。

慢性胃炎可以怎樣自我緩解呢?以下提供幾下幾種簡單自我調理的方法

  1. 香菇、紅棗、薑煎湯服用,有助於萎縮性胃炎。
  2. 蓮子、山藥、粳米燉粥服食。
  3. 每日按揉自己內關、公孫、中脘穴,每次每穴三分鐘,一天三次。

慢性胃炎在日常生活中須注意那些事項呢?

  1. 飲食有節制有規律,定時定量,可少量多餐,細嚼慢嚥,避免暴飲暴食。食物要選富有營養,易消化的細軟食物為主,多吃含植物蛋白,維生素多的食物。
  2. 要小心使用藥物,如:阿司匹林、紅霉素等葯物,對慢性胃炎有加重傷害的副作用。
  3. 忌菸酒吸煙後,菸鹼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,對胃粘膜產生有害刺激作用。
  4. 保持精神及情緒的穩定。
  5. 生活要有規律,避免過度勞累。

以下茲舉一筆者治療慢性胃炎案例共讀者諸君參考:

患者孫先生,26歲,研究所畢業剛出社會2年,因工作壓力大,平日三餐時間不正常,兼每次用餐都因趕時間而狼吞虎嚥,自訴自青少年起,因個性易緊張,常無故腹痛,近日因工作壓力大,發現腹常脹痛、常常覺得口中泛酸、打嗝,去醫院檢查,診為慢性胃炎,但吃了藥後,只覺暫時緩解,之後又復發,在朋友介紹下,找我就診,觀其面色萎黃,脈濡數而無力,診為胃虛有熱,於是以竹葉石膏湯,及吾自製方劑"胃寧",讓其服用二個療程,以上不適症狀消失,後叮囑相關生活需注意事項,三個月追蹤未再發。

慢性胃炎是在現代社會中相當常見的疾病,因為症狀不是那麼明顯,有人剛開始只是覺得吃完東西容易腹脹而已,所以易為人所忽略,長久下來,造成身體元氣耗損,易釀成大病,所以除了平時節制飲食,適時舒解情緒,還須找專業醫師就診,才能真正對證找出問題,從根本治療這切身之痛。

註:
1. 患有傳染病、各種炎症及潰瘍性疾病不可使用指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