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雪子中醫博士-名醫專欄-功能性消化不良

常常聽到周遭朋友或病人,在聊天時提到自己常常反覆出現餐後飽脹、早飽、上腹疼痛或燒灼感等不適,狀況常超逾半年以上,困擾日常生活。不少人甚至伴有焦慮和抑鬱,例如失眠、頭痛等。這些都有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,爲什麼說是功能性呢?因爲消化不良還有一種是因爲器官實質病變引起的,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須排除是器官實質病變引起,而有上述症狀的才能歸於功能性消化不良。

讓我們正式來認識一下功能性消化不良,所謂的功能性消化不良,是指常具有以下的症狀:上腹痛、上腹脹、早飽、噯氣、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嘔吐等症狀,經檢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狀的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症,症狀持續或反復發作,所謂「症狀持續或反復發作」指的是超過一個月或在過去的十二月中累計超過十二週。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。

功能性消化不良須與器質性消化不良相混淆,常見的可以導致消化不良症狀的疾病還包括食管炎、糜爛性胃炎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、胃癌、十二指腸腫瘤、慢性肝炎、膽石症、慢性胰腺炎等,這些都是器質性消化不良。現代醫學認爲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,主要包括:

  1. 幽門螺桿菌:存在人的胃與十二指腸中的一種與疾病相關的細菌,會破壞腸道益菌,影警到消化;
  2. 精神因素:精神壓力常也會使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失衡,進而影響消化功能;
  3. 胃腸道感染病史:曾有胃腸道感染病史,如細菌性痢疾、阿米巴痢疾等的患者,腸道體質不良,發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狀的風險較高;
  4. 體質的差異:研究發現,如某些較易發胖的人,較易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狀。

在中醫的觀點,消化功能歸於脾的運化,脾的運化失常,則易消化不良,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狀從中醫角度,常見的病因有:食積停滯,寒濕困脾,中焦濕熱,脾虛氣弱或中焦虛寒,導致脾胃納運失常引起,以虛症居多,臨床上亦常以針灸跟中藥雙管齊下,調理此症。

我們如何預防功能性消化不良?主要須注意的有二:

  1. 飲食有節,按時進餐、避免暴飲暴食、避免攝入過於油膩、辛辣、過冷或過燙的飲食
  2. 常保持好心情和品質良好足夠的睡眠。

若不幸的已經得了功能性消化不良,該如何改善呢?以下提供幾種方法,供讀者諸君參考。

  1. 按時進餐,定時定量,少食多餐,保證營養均衡。
  2. 多食清淡、容易消化的食物,多食用新鲜蔬果·避免肥甘厚味。
  3. 細嚼慢咽,有助於食物的消化。
  4. 飯前飯後一小時內,盡量不要喝湯、或水、飲料。
  5. 平時可多吃健脾整腸的食品,如山楂、山藥等。

以下筆者茲舉一例筆者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案例,供讀者諸君參考:

患者張先生,33歲,金融業初階主管,常於飯後覺得腹脹、想排氣,且因此飯不敢吃太多,常常被同事笑食量跟貓一樣大,日久甚至有時無胃口而不想吃飯,去了醫院做了檢查,醫師查不出有何胃腸道實體病變,因而診爲功能性消化不良,在西醫治療無效後,來找我就診,看其面色萎黃,舌淡苔白滑,脈濡緩無力,診爲脾虛濕困,故針其足三里、陰陵泉、天樞、合谷、內關等穴,並以香砂六君子、搭配吾自製方劑:胃寧,經兩個療程,上述諸症皆癒,後續追蹤半年,消化皆正常,上述症狀皆無復發。

功能性消化不良,因爲多非急症、去了醫院檢查,又常驗不出問題,因此常爲人所忽略,加上日子久了,一般人常如燙水煮青蛙,慢慢習慣了,不去理它,殊不知脾胃是後天之本,如果消化功能壞了,常常是把身體的老本給一併損耗,最後就悔不當初了。

註:患有傳染病、各種炎症及潰瘍性疾病不可使用指壓

原文發表於:大紀元時報 – 醫藥健康名醫專欄 – 2017年3月24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