藥食同療 – 豐胸潤膚 – 青木瓜茨實蜜棗湯
中醫博士-黃雪子教你中藥褒湯: 中藥青木瓜是屬於「收斂」之品,因木瓜氣味酸澀,可疏濕熱,能補益脾。在古醫書中,青木瓜從來都不會是主角,通常當作輔助藥材用,因為食之太過,會損害牙齒與骨,收澀太甚而傷到肝。 茨實如何補脾?主要是因為「味甘」;茨實如何固腎?主要是因為「味澀」。茨實能利濕,也能閉氣,主要就是因為味甘既澀。茨實淡滲甘香,不傷於濕,質粘味澀,不傷乾燥,是脾腎之良藥,彌足珍貴。 棗類是可... 閱讀更多 »
中醫學博士、針灸醫學博士、自然醫學博士
中醫博士-黃雪子教你中藥褒湯: 中藥青木瓜是屬於「收斂」之品,因木瓜氣味酸澀,可疏濕熱,能補益脾。在古醫書中,青木瓜從來都不會是主角,通常當作輔助藥材用,因為食之太過,會損害牙齒與骨,收澀太甚而傷到肝。 茨實如何補脾?主要是因為「味甘」;茨實如何固腎?主要是因為「味澀」。茨實能利濕,也能閉氣,主要就是因為味甘既澀。茨實淡滲甘香,不傷於濕,質粘味澀,不傷乾燥,是脾腎之良藥,彌足珍貴。 棗類是可... 閱讀更多 »
眩暈,眩即眼花,暈是頭暈,兩者常同時並見,故統稱爲「眩暈」;眩暈與我們一般所說的頭暈不同處,在於頭暈通常只有頭痛腳輕之感,眩暈則是指當人靜止時卻感到周邊環境有相對運動的狀態;眩暈發作時常常是天旋地轉或是搖晃的一種感覺,輕則閉目可緩解;嚴重時,閉目亦難緩解。眩暈常常伴隨著噁心,嘔吐,盜汗或是不良於行。當頭部有所移動的時候,眩暈的症狀往往變的更糟。眩暈多見於中老年人,亦可發於青年人。 爲什麼會眩... 閱讀更多 »
現代人工作忙碌、壓力大,生活緊張加上飲食不知節制,常常容易冒痛,胃痛又稱胃脘痛,胃痛之名最早記載《黃帝內經》,在《靈樞。邪氣臟腑病形》中有提到「胃病者,腹脹,胃脘當心而痛」,因為發病部位是以胃脘近心窩處常發生疼痛為主,故《內經》中有關「厥心痛」,亦與胃痛有關,如《靈樞。厥病》「厥心痛,腹脹胸滿,心猶痛甚,胃心痛也。」唐宋以前,醫家多把屬於胃脘痛和屬於心經本身病變的心痛混為一談,這是因為兩者發... 閱讀更多 »
中醫博士-黃雪子教你中藥褒湯: ● 黑豆味甘補脾,活水利血;何首烏性味苦澀,補腎益血。二者經常合作,常以黑豆汁搭配何首烏製藥,對脾腎幫助大,並可兼潤腸通便,烏鬚黑髮。 ● 陳皮是一味常用中藥,通常曬3年以上的才能稱爲陳皮。內經云:「五臟六腑皆令人咳。」咳嗽的辯證,咳爲有聲無痰;嗽爲有痰無聲;咳嗽爲有聲有痰。咳嗽因外感風寒,傷及內臟,影響於肺,使肺氣不得宣發而咽喉不利。陳皮偏於溫燥,適合用於咳... 閱讀更多 »
後頭痛也是常見頭痛類型之一,其痛處固定在後頭部,重者有劇烈疼痛,甚至痛連眉稍,輕者間有頭皮麻木之矇矇感,從後腦(或頸部)一直延伸致頭頂部爲止,此外枕骨下脹悶,重脹感覺;後頭痛在現代醫學中常對應到緊張性頭痛,既不舒服又煩人,一般不會危害健康。但也有些造成後頭痛的病理性因素,此就不可輕忽。以下分别以病理性及非病理性來說明造成後頭痛原因。 在非病理因素方面 常因工作關係,姿勢異常,整日伏首;先是頸... 閱讀更多 »
前額頭痛,常見於工作壓力大,且飲食不正常的上班族;前額頭痛常會讓人有OMG不自覺的動作,在現代醫學認識中,前額頭痛,常與鼻竇炎有關,鼻竇是位於我們頭骨中的空腔,人體有四對鼻竇,像蜂窩狀的格間,有大有小地分佈在前額部的前額竇、臉頰後方的上額竇、兩眼之間的篩竇、甚至眼球的內後方的蝶竇。 當前額竇因爲某些原因而阻塞時,所堆積的膿液及發炎腫脹的黏膜會刺激神經也會使我們感到前額痛。另腦垂體腺瘤的增生而... 閱讀更多 »
偏頭痛是一種出現反覆輕度或重度頭痛的慢性疾病,通常這種頭痛爲單側性質(僅涉及一側頭部),並伴有搏動,可持續2到72小時。相關症狀可能包括噁心、嘔吐、恐光(對光線更加敏感)、恐聲(對聲音更加敏感,怕吵),且肢體活動會加重疼痛的感覺。 三分之一的偏頭痛患者均能感到病症先兆:短暫的視覺、感覺、語言或肢體障礙都意味著頭痛即將發作,目前現代醫學認爲偏頭痛是原因不明,一般認爲屬於神經血管功能障礙表現,常... 閱讀更多 »
現代人生活壓力大,生活起居不正常,加上飲食失節,很容易就有頭痛的毛病,—但頭痛起來,常導致無法清楚思考,情緒控制失常,也易引發身體其他不舒服或病痛。 我們想認識清楚頭痛,必須先了解頭痛主要發病部位—頭,《黃帝內經》中有道:「頭爲諸陽之會」意思是說頭是人體陽氣最旺的地方。這是因爲人體十二經絡中,有六條陽經循行皆上頭部;腦爲奇恆之腑之一。又稱髓海、頭髓和元神之府。這都說明,除六陽經上行治頭面,另... 閱讀更多 »
感冒是最常見疾病;誰沒感冒過;古今中西醫學都有提到「感冒為萬病之源」,可見面對感冒,必須小心謹慎處理,不可不慎;首先談談感冒的由來,「感冒」這個病名的最早源頭不在醫家,而在官場;後來才為中醫所引用。古時醫聖張仲景將感冒列於傷寒範疇,並於其大著《傷寒雜病論》一書中完整詳實記載了傷寒的辨證論治,故今中醫仍沿用,將感冒稱為傷寒。 接著我們來了解什麼是感冒,在中醫的觀點,感冒是指凡感受風邪或時行疫毒... 閱讀更多 »